【财新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中旬的访华行程,和自7月6日起美国财长耶伦的接续访华,正在对外释放中美寻求管控和稳定双边关系的信号。
7月6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将成为继布林肯之后,第二位访问北京的拜登政府高官。随着中美逐步恢复高级别官员交往,接下来在今年年内,中美双方能否借9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G20峰会、或11月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PEC峰会,实现两国最高层的面对面会晤,备受外界瞩目和期待。
曾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担任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的罗素(Daniel Russel)认为,在中美实现最高层会晤之前,双方应首先为此做好“认真的、实质性的”(serious,substantive)准备工作。
中美之间不是非黑即白,是灰。
两列不是同向行驶;不是碰撞就是分道扬镳
一说到美国的不好。你们又放那些洋人,台湾人机器人出来了。
来谈判一点心意不带,张开大嘴就是什么维护世界金融稳定,欧美政客的傲慢无礼真是令人作呕
中美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在于:中方倾向于在一开始先提出一些概括性的大原则定调,然后在实践中逐渐探索这些原则的定义和内涵,“这些原则又通常以四个字一组的中文字体现”。 相比之下,美方更习惯于一开始就提出具体的行动规划和政策实施指南,因为美方会认为抽象的原则在解释上往往具有一定随意性,“可以代表一方所说的任何意思”。 ——窃以为,美方做法更务实,也更可行一些。先不说那么多大而化之的虚话,先从解决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入手。
说得好像没有芯片禁运和光刻机禁售什么事儿似的。说得好像没把众多中企业列入实体清单似的。说得好像没向台湾地区提供军火和派驻军事人员似的
经济停滞对于双方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感觉他们还要着急。
谈及为何中美建立对话渠道如今变得如此困难,罗素回顾自奥巴马政府以来中美举行的一系列战略对话会议称,至少在美国方面,令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感到沮丧的是,这些会议的表演性成分变得过于庞大,而实质性的成果却越来越不足。
主动打贸易战、搞脱钩的是他们,主动来登门拜访的也是他们,嘴里喊着要稳定双边关系的还是他们。
我就不懂为什么这种说美国不好的点反对人这么多。精美的多?
恭喜你,发现了这个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