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jws4bYmf](https://a.caixin.com/jws4bYmf)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2022年12月,时代周刊将瓦列里·扎卢日内列入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成为乌克兰在泽连斯基之外的第二人。2024年2月,在俄乌战事绵延近两年之际,随着泽连斯基宣布解除扎卢日内的乌军总司令职务,这位现年51岁的“铁将军”下一步怎么走,已经成为乌克兰政治的头号谜题。
2月8日,在与泽连斯基的会面结束之后,扎卢日内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出说明,承认已与泽连斯基就“需要做出改变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他写道,“2022年的任务与2024年不同,因此,每个人都必须改变并适应新的现实,才能共同获胜。”
复制原文来评论是怎么想的?
在行事作风方面,新总司令西尔斯基与扎卢日内几乎形成了两个极端──临战换将,对乌军士气的可能影响难以预测。
乌克兰尚未正式宣布是否要推迟或取消其原本应在今年举行的总统大选。但由于民意强烈反对在战时举行选举,要举办大选的确也面临一系列现实困难,大选遭到推迟或取消,已为乌克兰国内外所普遍预期。
尽管仍未表露出任何有意投身政治的迹象,但无从否认,在这些可赢得民意支持的小场合,扎卢日内甚至比以平民路线着称的现任总统泽连斯基更占优势。
两年来,他没有涉入任何一起腐败丑闻的纪录,进一步推高了公众的好感。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扎卢日内想要变现自己已经获得的这些支持和信任,他的确有改写乌克兰政坛格局的潜力。
矛盾最终在2023年11月进入了集中爆发期。11月的第一天,扎卢日内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称俄乌冲突正在进入相互僵持的“阵地战”,并警告称,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严重不利于乌克兰。
2021年7月,扎卢日内就任乌军总司令后的第一个改变,就是允许乌克兰东部前线的军队,可以在不经通报上级的情况下,直接就其所遭遇的攻击进行还击。
但在巴科诺夫拨通扎卢日内的电话寻求建议的时候,后者不假思索地表示炸桥“不可能”,因为这样做,将是对仍然留在第聂伯河左岸的军人和平民的背叛。
但俄军迅速攻占基辅的作战企图,在战争打响的第一个24小时内就与战场现实发生了偏离。72小时后,俄军通过空降夺取机场和地面包围闪击基辅、拿下这座乌克兰政经中枢的目标已告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