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世界 > 国际新闻 > 正文

朝核六方会谈第四轮综述

2005年08月09日 00:00 来源于 caijing
由于在关键问题上美朝分歧太大,第四份共同文件草案直至休会仍未得到通过

  [网络版专稿]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在各方经过13天的讨论与磋商后。于8月7日宣布结束第一阶段会议,休会三周。拟于从8月29日开始的一周复会。休会期间,各国代表将回国,与本国政府交换意见,寻求推动下一步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有效方式。在当天上午结束约两个半小时的团长会后,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南草坪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宣读了经各国代表团团长一致同意的《主席声明》。声明说,围绕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六方进行了认真、务实、深入的讨论和磋商,增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取得了积极进展。六方一致重申,以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并同意就此发表一个共同文件。

  本轮会谈一开始,在团长会与全体会的同时,主要当事方朝美等打破惯例,举行了密集的双边磋商,力图在前三轮会谈的基础上缩小分歧。会谈开始第五天,各方开始起草共同文件。在随后的两周里,中方综合各方立场和修改意见,提交了数份草案。但由于在关键问题上美朝分歧太大,草案直至休会仍未得到通过。

  复会后,六方代表将继续讨论中国提交的共同文件第四份草案。对于谈判的未来前景,各方表示谨慎乐观。武大伟说,虽不能保证在复会以后就能达成一致,但"总会有一天能够达成一致"。美国代表团团长、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o希尔(Christopher Hill)也表示,"假如8月底的会谈能形成共同文件,那么,我们就会随即开始下一步。我希望九月就召开下一轮会谈,即第五轮六方会谈。" 共同文件第四轮六方会谈同前几轮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会谈的时间超出以往一倍以上;主要当事方朝美等打破惯例,举行了密集的双边磋商,力图为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达成一份书面计划。

  相较而言,此前几轮会谈更多的是在全体会议上的规定发言,各方都不愿对自己的最初立场作任何让步。美国和朝鲜间直接双边沟通的次数和规模都属空前。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也比其前任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谈判的第三天,美朝双边会议进行了近三个小时,本应在当天晚些时候举行的六方代表团长会因此只得顺延至第二天。

  谈判进行约六七天之后,中方便开始起草共同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可以指导未来谈判和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共同原则"。但是,早期的高涨士气很快便为漫长会谈带来的疲惫和挫折感所取代。显然,谈判已经进入最困难的议题范围,这些问题不解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就不能取得实质性任何进展。在会谈的后几天,朝美间就弃核范围等问题没能达成共识,最终也没能弥补分歧。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同意休会。

  韩国代表团团长宋旻淳认为,未能形成共同文件的根本原因是朝鲜与美国在无核化的对象上存在严重的立场分歧。朝鲜不愿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美国企图阻止朝鲜拥有这一权利,以防止任何核设施最终变成朝鲜核武器扩散的来源。参加朝核问题第四轮六方会谈的朝鲜代表团团长、朝鲜外务省副相金桂冠曾表示,朝鲜对美国反对其和平利用核能感到不满。

  在谈判的整个进程中,各方代表均未过多公布讨论细节,以及共同文件草案的内容,但从各国代表对媒体公布的信息中,仍然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共同文件草案中,至少应包括朝鲜无核化所涉及的基本范畴,以及其他各国应提供何种形式的援助作为交换等基本内容。希尔对媒体透露,文件草案中也包括了此前韩国宣布愿意提供200千瓦作为朝鲜无核化交换的内容。

  美朝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在会谈进行之前,朝鲜仍然没有正式承认其正在进行浓缩铀项目,而美国坚持将此项计划纳入会谈协议内容。此前,美朝之间争论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朝鲜发展钚原料的问题上。美朝之间曾于1994年达成一份《框架协议》,主要也是针对钚原料的问题。而其后2002年导致《框架协议》破裂的直接原因,即是由于美国发现朝鲜同时也在进行浓缩铀开发。

  按照原来的《框架协议》,美国答应援助朝鲜修建轻水反应堆,以替代钚含量更高的重水反应堆。但是自《框架协议》破裂以来,美国即宣布中止轻水反应堆项目,并宣布,朝鲜掌握的任何核技术都有被用来制造核武器的风险。2002年,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放弃核武器的国家可以发展和平利用核能技术。7月29日希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朝鲜愿意重返《核不扩散条约》,那么就有权发展核能,美国对这并不否认。但处于对朝鲜私下发展核武器的忧虑,"我们的确怀疑朝鲜是否正确利用了这些权力。"金桂冠在8月4日晚举行的六方会谈团长会议结束后对媒体说:"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权利和平利用核能。我们既不是战败国,也没有犯下罪行,为什么唯独不让我们和平利用核能?"他说,目前除了美国,其他与会国家都理解朝鲜保留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立场。

  会谈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认为,鉴于朝美在共同文件所涉一些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共同文件最终很可能会采取非常模糊的说法。他预测,共同文件最可能的做法就是不具体提问题,只达成几条笼统共识,而笼统共识里面也隐含着非常严重的分歧。甚至即使是一些目标性问题,如果分歧很大,也会被处理得非常模糊。

  但是,究竟是否将浓缩铀项目、进行核查以及人权问题列入文件,这些本身也都是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阻碍共同文件签署的,也可能不仅仅是是否允许朝鲜和平利用核能这一个难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所有参会六方对最初在朝核问题上的立场进行谨慎的调整。各方专家也一致认为,第四轮会谈不可能解决朝核危机中的所有问题,如果能够就一些原则性问题达成共识,形成一份共同文件,这本身就是本轮会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轮的特殊成果。

  本轮会谈中,各方代表是在会谈正式开始的第二天进行的全体大会上提交各国方案的。而在会谈第一日,开幕式后为代表们提供了进行私下接触和互相熟悉的时间,这种特殊的会谈组织形式,也为各国代表在向大会正式提交议案之前先行互相了解,然后据此对提案做出修正和调整的机会。这是本轮会谈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之一。

  会谈主办方中国在会谈第一天就指出"此次与会各方都是抱着一种积极的、务实的和灵活的态度,"并对此表示了欢迎。其他国家也一再表示,会谈进行得非常平静和理智,即使在探讨分歧比较严重的问题时,这种气氛也没有被破坏。本轮会谈没有提前设定结束日期,这是为会谈各方均对这轮会谈抱很大期望,在达成实质性进展之前,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努力。

  在7月27日进行的全体会议上,会谈各方列出了推动会谈进程的几种可能方案。当日晚,希尔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他指出:"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试图就一些基本原则达成共识,以进一步细化讨论范围,并商定会谈日程和最终协议框架。"在会谈开始之前,美国政府即强调,美方在2004年6月第三轮六方会谈中提交的议案仍然有效,现在美方仍在期待朝鲜对上轮会谈美方提出的要求做出回应。但是在3日的全体会议之后,美方转而采取来了一种更具前瞻性的提案,提出愿意与各方"通过共同努力就基本原则达成一致。"在此后进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希尔指出,美国方面对本轮会谈的期望并不是达成一个全面的协议,而是希望能与朝鲜就究竟应将那些内容纳入讨论范畴达成基本共识。本轮会谈之后,下轮会谈开始之前,将由专家小组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和明确。

  此后,经过7月30日至8月1日,会谈各方在中国先后提交的三分共同文件草案基础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始终未能在一些分歧深刻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至8月1日晚,谈判代表几乎达到了疲惫的顶点,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会谈进程非常缓慢。希尔甚至称,"朝鲜与其他五国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都很不一样。"并且这些分歧并没有随着谈判进程而有所减弱。甚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又重新回到了开始的状态。

  会谈一度峰回路转,但随即又陷入僵局,这显示很可能谈判已经进入到关键议题,这就使得本轮会谈朝着解决核心问题的可能性有了很大希望。8月2日晚会谈结束后的气氛就明显积极得多了。会谈代表称,当天讨论的文件草案是"富有成效的",并表示分歧各方也达成了一些妥协。当日,中国又提交了第四份共同文件草案,并在第四份草案的基础上,征求各方对最终共同文件的意见。

  谈判代表始终对外界强调,经过频繁的双边会谈和各种其他形式的努力,会谈将很快取得最终成果。会谈进入后期,随着美朝减少双边接触,双方与中国的单独会谈频率开始增加。中国代表多次分别会见了美国和朝鲜代表。显然,随着问题越来越接近美朝分歧焦点,中国的作用无疑将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东道主的作用美国和代表团高度评价了中国作为东道主所做出的努力。组织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并总结以前几轮会谈的经验。在本轮谈判中,除开幕式、宴会和正式会议,还根据要求灵活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会议。以至于新闻中心往往在会议开始后几个小时还不能完全确定当天的会议日程。

  7月28日,俄罗斯代表团团长阿列克谢耶夫"对中方的组织工作表达了谢意",阿列克谢耶夫认为"中国作了很多工作来推动会谈的进行",从组织和外交工作上看"都很完美"。阿列克谢耶夫于7月30日因国内需要离开北京,并于8月4日重返会谈。

  上星期二晚上,希尔将当天取得的进展归功于"中方确实非常努力地推动谈判。"他说他们希望能在未来几天内结束会谈。中国作为东道主,在六方会谈中投入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积极促成本轮谈判能够有所收效。

  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立克(Robert Zoellick)也在六方会议期间访问北京准备副外长级谈判。他在8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美都是"有影响力的大国",他鼓励中国能同美国一起在国际体系中共同成为"国际事务调解人"。中国近期在六方会谈上的表现完全符合佐立克的呼吁。这些行动,连同近期朝鲜核裁军,意味着中国意识到了多边合作符合其自身利益,知道了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力量来引导这种合作,并在做出相应的行动。

  由于同朝鲜关系紧密,中国也成为承担这一角色的不二选择。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在整个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中国的作用是为会谈提供解决朝核问题的根本原则,而并不像美、韩等国那样为谈判进程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性的安排。这主要是因为,避免过多介入具体政策和补贴方案中的细节争论,将有利于中国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保持一种更为公正的立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室主任晋林波则指出,由于"朝鲜拥有核武器将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直接的安全威胁威胁,这种威胁远比朝鲜核武器扩散所可能对美国造成的间接安全威胁强烈。"因此,晋认为,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是有自己明确的态度更和立场的,他主张,中国应该通过外交努力,促使朝核危机朝向有利于地区利益和各主要当事国利益的方向解决。

  会谈前景如果说中国在保持六方会谈不致偏离主题,以及在帮助各方取得他们的目标方面是负有最大责任的一方,那么会谈的成功也取决于其他因素,而这些因素首先使得各方希望透过是次谈判取得进展。此轮会谈距离上次六方会谈已有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朝鲜首次宣称拥有核武器。因此各方相信,他们需要透过会谈这样的外交途径来取得看的见的成果。好几个谈判方明确表示,在是轮会谈后,他们不希望出现另一个13个月的空挡。

  在晋林波看来,参会各国在本轮会谈中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就是为了"避免任何破坏性的结果"或者严重的失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未来会谈的可能性"。晋林波相信,目前,维持谈判并保持和平解决的进程比达成共同文件更为重要。一旦六方会谈解决朝核危机的努力最终失败,则朝核问题问题将不得不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会谈代表反复强调,共同文件并不是最终协议或者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路标,它只是最终协议得以建立的一系列共识性的原则和基础。

  在会谈开始初期,各国代表曾经希望能就谈判所涉内容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希尔告诉记者,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朝鲜反对2004年6月提案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对各方提出的各项义务的排序不满。"我们认为裁军能够最终实现其他目标,而他们则希望其他目标能够最终实现裁军。所以我们遇到了次序问题。"希尔在7月28日说。他们最终达成的共同文件没有提供解决各种基本问题的时间表,所以这还会是未来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7月27日,希尔承认,虽然放弃核武器的决定实际上符合朝鲜的利益,但对朝鲜来说,这仍是一项非常重大的决定。这意味着朝鲜人将要放弃一项他们已经进行了二三十年的计划。与此同时,他认为朝鲜对核武器的追求已经阻碍了朝鲜经济的发展,并且加剧了朝鲜在国际社会上的孤立。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场重要的谈判。但我要说,这场谈判对朝鲜来说是生死攸关。"希尔说。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