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洲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欧盟气候变化与能源新政策,在探寻温室气体减排之路上,欧盟方面愿意身先士卒,单方面确立了与1990年相比到2020年至少减排20%温室气体的目标,并将与中国开展通过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以实现近零排放发电技术的合作。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而且是一个可悲的事实。”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驻华代表团赛日·安博大使在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忧心忡忡地谈及目前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
据欧洲委员会确认,欧盟在气候变化和能源方面新政策的目标,是将全球气温控制在高于工业革命前水平2摄氏度以内。这需要发达国家配合性地达成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时减少30%的全球协议。
“30%是个庞大的目标,我们有技术,而且在欧洲有这个政治意愿。”赛日·安博大使表示,即使无法达成这样的国际协议,欧盟仍愿单方面减排20%的温室气体,以显示在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全球变暖方面的决心。
自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历史阶段。中国也越来越切实地感受到可能在2012年以后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压力。欧盟此番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性倡议,把中国这个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列世界第二的国家纳入其中。
由于能源结构的制约,中国对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的依赖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另外,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大规模发挥作用的潜力还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应时之举。但由于二氧化碳的减排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因此,欧盟和中国在即将展开的在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方面的能源技术合作,将启动二者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一系列合作。
欧洲委员会表示,将利用其在能源技术上的优势,适当地支持2015年前在欧洲建设12座大型二氧化碳捕获和储藏工厂;并争取在2020年前,使欧盟所有新建煤电厂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都能得到成功地捕获和储藏。欧洲委员会希望能以此为示范,在中欧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框架下,把该技术成功推广到中国。
2005年8月的中欧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和欧盟建立了以《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为法律框架的中国-欧盟气候变化伙伴关系。这一关系已把探索二氧化碳捕获与储藏列为合作目标。
2006年11月,欧盟与中国展开的关于碳捕获与储藏的合作行动“COACH”,进而为解决碳捕获和储藏以及建设大型多联产能源设施迈出了现实的一步。目前已有20个机构参与了“COACH”项目,其中包括12个欧方伙伴以及8个中方伙伴。■
既往相关报道:
欧盟施压中国能源和环保
曼德尔森:气候变化问题应纳入贸易谈判
“中国将主动做出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