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世界 > 国际新闻 > 正文

【奥运聚焦】萨科齐的奥运会开幕式表态风波

2008年07月10日 19:29 来源于 caijing
虽然萨科齐已做出来北京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态,但无论是在法国国内,还是在中国,他都要付出代价



  日本洞爷湖G8峰会的最后一天,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时,正式宣布了“将以法国总统和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的身份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决定。这个决定不算意外——数天前,法国《世界报》便透出口风,萨科齐将会择时在G8峰会上正式宣布将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决定。
  从去年11月萨科齐首次访华“满载而归”至今,中法关系短短数月已走过了胡锦涛主席所概括的“金秋蜜月”,到目前“不应有的困难局面”。以4月7日奥运火炬传递于巴黎遇阻为转折,抵制家乐福、抵制赴法旅游等后续事件将中法关系一步步拖向深潭。
  从3月以来,就是否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问题,萨科齐表示,“我没有关闭进行任何选择的大门,但是我想,保留对形势具体发展的回应应该是更为谨慎的做法。我希望(中国政府和达赖的)对话开始,我将就中国政府的回应来决定我的态度。”在3月26日访问英国前一天,萨科齐对外界的这一表示似乎是要给英国首相布朗在西藏问题上制造压力,不过布朗在两人会晤后的联合记者会上明确表态,“英国不会抵制北京奥运开幕式”、“英国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各种仪式”。
  不久,萨科齐为自己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开出了三个条件,使他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暗示可能抵制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国家领导人。
  奥运火炬传递巴黎遇阻之后,中国国内掀起对法国的声讨浪潮,并引发大规模的抵制家乐福事件。中法关系急转直下。在此期间,萨科齐并非没有做出修补的努力。4月21日,萨科齐派遣前总理拉法兰和参议长蓬斯莱以总统特使身份来华传达善意,并托后者转交写给在巴黎奥运火炬传递中受到袭击的残疾运动员金晶的亲笔信函。中国政府也派出前驻法国大使赵进军作为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访法,以作为在当时形势下中方采取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动。中法关系出现转机。
  但萨科齐并未抓住这一机会适时地宣布将会来北京参加奥运开幕式,而是继续表态模糊。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在4月22日召集的一次中国媒体记者会上,转述萨科齐对是否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回应为,“什么可能性都有,到时候会根据情形的发展,做出最后决定”。苏和称萨的这一表态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在法国,很多人要求萨科齐很快表态,要求他公开宣布不去。而西方的某些领导人已经宣布不去,在这种情况下,“萨科齐说,我去不去都有可能,到时候根据情况决定”,在苏和看来,已是积极的表态。
  不过,中国民众并不如此看问题。萨科齐“见机行事”的做法只是更加引起中国民众的不满。6月30日,萨科齐在接受法国电视2台采访时,又不合时宜地抛出威胁性言论“中国政府和达赖谈得好,我就考虑去北京参加奥运会”。再次挑动了中国民众的愤怒情绪,在新浪网随后进行的网上调查中,88%的中国网民表示不欢迎萨科齐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
  萨科齐在北京奥运问题上立场摇摆、借题发挥的原因,可以理解为,他既想借奥运吸引全球目光关注的契机,向中国政府施压以令其在西藏和人权问题上出现变化,从而展现法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政策力;又想迎合国内人权组织的呼声,希望能通过在奥运问题上的加分来遏制其国内改革失势所带来的民意下滑。
  不过,萨科齐可能没有预想到的是,虽然他已做出了来北京参加奥运开幕式的表态,但无论是在法国国内,还是在中国,他都注定成为输家。
  “无国界记者组织”秘书长罗伯特·梅纳尔在得知他宣布将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后,援引法国谚语讥讽萨科齐目前在法国国内的处境:“不仅是吞下一条蛇,甚至是吞下十条蛇。”而在中国,即使萨科齐兑现出席奥运开幕式的承诺,也将遭遇中国民众的冷遇而处境尴尬。
  民主社会下,反对党及人权组织的施压是完全可被料想和理解的正常现象,萨科齐位居总统之位不仅代表其所属政党,也是法国国家的代表,需要的是更负责的态度、更长远的视野和更稳健的战略。
  萨科齐的中国战略似乎更多地把中国定位为一个“市场”,因而难免短视。其实对于仍绕不开多边主义诉求的法国而言,中国更应该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合作伙伴,法国需要中国在伊朗核问题、地区稳定等事务上发挥作用,法国也需要中国在气候变化议题上有所作为,而所有这些,都需要赢得中国对法国的信任和尊重。
  更重要的是,萨科齐需要界定法国利益的归属点、坚守一个目标明确的执政理念,而不是周旋于应付反对党的改革异议,以及人权和商业团体的游说压力中。█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