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世界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大选观察】奥巴马夫人上台助阵

2008年08月27日 08:34 来源于 caijing
米歇尔在民主党党代会上发表演讲,以她和奥巴马的经历,声情并茂地打动选民,强调“美国梦想的可实现性”

  当米歇尔•奥巴马在万名民主党党员的欢呼下登上丹佛大会的舞台时,她的使命很明确,那就是,让更多的美国人接受她、她的丈夫和他们有望组建的美国第一家庭——第一非裔家庭。
  作为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的演讲试图淡化种族差异,唤起中产阶级的价值认同。“奥巴马不在乎你出生如何、背景如何,或者属于哪个党派,因为那正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将我们牵系在一起的是美国的承诺,是对孩子未来的承诺。这种联系足够强大,将我们团结成一个国家,即使存在分歧,”米歇尔说。
  1940年,埃莉诺•罗斯福在党代会上为她的丈夫罗斯福游说副总统的提名,此后,候选人配偶发表助选演说就成了民主党全国大会的惯例。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承认,在考察候选人时,其配偶是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选民对米歇尔的评价往往走向两个极端。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的妻子辛迪相比,对米歇尔有明显好感的人比例更高;而对米歇尔有明显反感情绪的人,比例也更高——根据民调机构Paw提供的数据,米歇尔的反感率为22%,辛迪的反感率只有16%。这个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米歇尔2月“失言”的后果。当时,米歇尔说,选民对改变的渴望使得她“自成年以来第一次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这句话很快被共和党阵营抓住把柄,指责奥巴马夫妇不够爱国。自此以后,“软化”形象成了米歇尔的当务之急。
  8月25日晚,米歇尔站在丹佛大会的舞台上,穿着简单的绿色套裙,收敛了往昔竞选讲台上的强烈措辞。当台下的观众为她的出现而齐刷刷地蹦起来、舞动着标语、一遍遍呼喊她的名字时,米歇尔的脸上露出既兴奋又害羞的表情。在之后大约一刻钟的发言里,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和奥巴马是如何从工薪家庭和单亲家庭里走出来,一步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米歇尔的眼睛一度泛着泪光,台下观众为之动容。
  米歇尔说,她出生于芝加哥西郊的贫穷社区。她的父亲是市政自来水厂的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夫妻俩省吃俭用,将米歇尔兄妹送入美国最好的大学——米歇尔的哥哥去了普林斯顿,现在在俄勒冈州男子篮球队做主教练;米歇尔去了普林斯顿和哈佛法学院,毕业后进入芝加哥最有名的一家律所,为助选辞职前,她是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对外事务的副主管。
  米歇尔正是在芝加哥的那家律所里第一次见到奥巴马。她说,当初触动她的是,尽管奥巴马的父姓很少见、又成长于远离美国大陆的夏威夷岛,但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却十分相似,两家人都是精打细算,省钱给孩子去实现他们那代人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
  同米歇尔一样,奥巴马也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之后又进入伊利诺伊州的议会和美国国会。现在,作为总统候选人和政治明星,奥巴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蹙眉都会被媒体捕捉。但米歇尔提醒听众说,这些名头并不能定义真正的奥巴马。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工薪阶层的外公、外婆抚养大。奥巴马不到2岁时,来自肯尼亚的父亲就离开了他和她的母亲。奥巴马6岁时,母亲带着他远嫁印尼;10岁时,他被独自送回夏威夷,由外公、外婆照看。一年后,母亲回到夏威夷,但没呆几年就又带着奥巴马同母异父的妹妹,回到印尼做地方文化研究。
  米歇尔说,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奥巴马格外珍惜他的家庭,希望给予他的女儿他自己从未拥有过的父爱。虽然没有点明“种族”,米歇尔也暗示,正是因为包括马丁•路德金在内的非裔民权人士的努力,她和奥巴马才有可能走到今天,而奥巴马的竞选目标,就是谋求美国进一步的改变,给女儿这一代创造更好的未来。
  米歇尔的演讲得到了在场民主党代表的广泛好评。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代表Felicia S. Kahn在接受采访时说:“奥巴马的民调支持率在之前一个月里不升反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还没有取得白人蓝领阶层的信任。米歇尔今天的演讲和副手拜登上周的加入(拜登出生于宾州的蓝领、天主教家庭),都会使这一情况得到大大改善。”
  但美国著名保守刊物《全国评论》指出,米歇尔这场积极乐观的演讲同她几个月前抱怨甚至愤怒的演说差异甚大。丹佛演讲强调“美国梦想的可实现性”,并强调“这正是我爱这个国家的原因”。但在三个月前北卡罗来那州一场以非裔为主要观众的初选助选演讲中,米歇尔同样说过:“我们还处在有限制的时代和国家里,不是吗?你开始努力工作了,你付出牺牲,以为你快要突破那个限制了,你努力工作、你挣扎,然后怎么样呢?他们提高了那个限制,你要实现的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哪一个才是米歇尔的真实所想?米歇尔的竞选主管Stephanie Cutter的回应是:过去对米歇尔的报道存在太多的曲解和断章取义,而今晚,美国观众得到的是不经过滤的信息……这才是真正的米歇尔•奥巴马。■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