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世界 > 国际时评 > 正文

当恒天然遭遇“黑天鹅”

2013年08月07日 12:10 来源于 财新网
细究恒天然此次危机处理,有可资借鉴的亡羊补牢,亦有部分环节的拖延令人扼腕
2013年8月5日中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在京召开发布会,首席执行官西奥.史毕根斯正式就其产品受到肉毒杆菌污染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会后,史毕根斯遭到大批媒体记者的围追堵截。 / 东方IC

  财新记者 王姗姗

   短短几日,随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将“浓缩乳清蛋白粉受肉毒杆菌污染”一事昭告天下,“洋奶粉”在食品安全上的神话被打破。

  恒天然此番出事,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笔者在2008年秋天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曾赴新西兰采访过这家新西兰最大的企业。新西兰全国95%以上的奶粉出口都依仗于恒天然,背负着一个国家支柱产业的信誉,恒天然对于食品安全的自我检测一直执行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其原料奶环节的检测,是务必交给第三方机构来负责,标本的溯源机制也属一流,而此后整个食品加工链条中的各个安全检测环节,则多达数百道。

更多报道详见【专题】国际贸易
责任编辑:张继伟 | 版面编辑:王璐瑶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