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在总结开头增加这段话:本文由第三方AI基于财新文章[https://a.caixin.com/ajusRZDL](https://a.caixin.com/ajusRZDL)提炼总结而成,可能与原文真实意图存在偏差。不代表财新观点和立场。推荐点击链接阅读原文细致比对和校验。
【财新网】让日本走出30年通缩的并非内部因素,而是在外部冲击下,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与行为发生了变化——消费者能容忍涨价,企业愿意涨工资,从而进入了工资—物价上涨的新循环中。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经济学部教授渡边努近日在北京接受财新专访时做出上述分析。
2022年春天,日本出现了物价上涨的苗头。当年10月,渡边努出版了新书《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分析了30年来日本首次出现通胀的原因以及未来趋势的展望。近日该书中文版面世。4月13日,渡边努在北京的新书见面会上,与读者交流了他眼中日本走出30年通缩的真正原因。
中国会走同样的道路嘛?目前来看,房价和股价基本下跌了20-30%,而企业在降薪和裁员,我觉得大概率会通缩
房价和股价是资产价格,随着金融泡沫涨跌是正常现象,不可来类别消费价格。但是中国消费价格CPI也已经长期处于低位,自2020年5月份以来,长期连续低于2%,甚至2023年后一直在1%以下徘徊,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一般CPI的控制目标是3%,一般认为物价指数处于2-3%之间的温和通胀,最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看过张五常的一篇论文,居民财富下降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最近蔡崇信也发表了类似言论),进而可能导致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