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上,具有全球辨识度的面孔屈指可数。一次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和印度环境部长雅瓦德卡尔会面,身旁BBC等几家外媒记者问,解振华对面坐着的是谁?
会议延迟的一个半小时内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直在强调截止时间的法比尤斯不得不暂停了举槌的节奏?是对美国事关生死的文字游戏,还是一直被忽视的小国终于抢到了麦克风?
几乎通宵谈判后,巴黎气候大会进入官方议程上的最后一天,尽管最终协议仍未达成,中方高官对前景持乐观态度,亦表示中方的谈判风险在两组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得不到清晰区分
周四晚上发布的新文本虽提升了某些问题上的雄心,但在减排目标上引入了概念模糊的新词,而资金、能力建设、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支持也未能让发展中国家满意
农业减排在气候大会谈判中声音较弱,智库及NGO人士呼吁通过减少肉类消费,促进温室气体减排
要在48小时内达成一份能够匹配得上各国首脑在第一天发言中期待的“完美”协议,前景不容乐观
非政府组织观察员也指出,发展中国家为了谈判能够取得建设性进展,已经作出了一些重大的让步
中国正加快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进度,2016年将重点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试点基础上,2017年启动全国市场;存在中欧碳市场打通的可能
刊发在《自然》旗下期刊的评论指出,即使全球碳排放量出现下降,气候变化的趋势还不能马上得到遏制,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各方在近十个议题上都有“南辕北辙”的立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协调员的角色就是聆听各方意见,提出可能的妥协方案,再争取各方的认可,以加快进程。大会主席称最迟本周四需达成最终协议
巴黎大会第一周谈判接近收官,最新的文本更为精炼,“损失与伤害”的重要性被提前,侧面反映人们已经认识到在气候变化应对行动上,人类已经行动得太慢太迟
这届政府的减排目标和气候资金支持政策让丹麦一贯的气候变化积极应对者形象大打折扣,背后也折射出欧盟整体在气候谈判中影响力日渐式微的现实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第4天,22家与中国相关的公益组织总结实践经验,推荐绿色低碳城镇化十项重要原则,为中国城市管理者和项目执行者提供决策参考
种种迹象让巴黎大会现场一时充斥着乐观情绪,但发展中国家于谈判第三晚发出的这封声明却道出一直未被正面解决的关键谈判分歧
巴黎大会开幕式当天启动的倡议,旨在将未来能源变得更清洁、低价和可靠,或对达成巴黎协议有所助力
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美国总统奥巴马等150多个国家元首出席了周一在巴黎市郊勒布尔歇展览中心举办的大会开幕式
作为全球治理重要的领域,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巴黎大会应该摒弃灵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和担当,实现互惠共赢
由于元首会议期间,谈判不能同时进行,为确保大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谈判工作被提前了一天开始
顾山指出,中国在谈判中担负起了连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枢纽角色,法方对中国抱很高期望。但美国否认巴黎协议法律约束力的态度将可能带来另一份《京都议定书》
“凭借这份声明,我们为打开成功之路奠定了基础,我坚信,达成(巴黎)协议现在有可能性了……此次访问是具有历史性的。”法新社援引奥朗德的话说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对两个月后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公平、进取的全球气候协议注入新动力
菲尔德期待看到,巴黎峰会上,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都具有推动作用的相关措施出台
布隆伯格表示,此次来华有三重身份:联合国城市与气候变化问题特使、彭博公司创始人和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